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旅游景点 > 正文

向海而兴,进军碧海深蓝

发布日期:2023/3/28 22:38:28 浏览:163

来源时间为:2023-03-23

向海而兴,进军碧海深蓝2023年03月23日10:06来源:南方日报小中大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到您的

朋友圈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近日,《珠海市推进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出炉,提出到2027年,以海洋渔业、海洋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达到450亿元。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在全省唱响“海洋牧歌”。在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当下,驶向“碧海深蓝”、谱写海洋文章,是珠海的担当,也是珠海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行动方案》谋划实施海洋产业振兴、海岛设施提升、海洋开放合作、海洋生态治理“四大行动”,并以详尽的数据目标为导向,勾勒出未来五年珠海海洋产业发展的蓝图,致力将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打造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区。

发展海洋经济是好机遇、大机遇,机不可失。机遇当前,珠海拿出行动方案、绘就发展蓝图,明确了海洋经济“珠海舰队”向海而兴的跨越路径。一个海洋大市、海洋强市的新故事正在书写。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梁涵黄天儒王韶江

统筹:梁涵

策划:沈文金吴志远

产业兴海

做大海洋牧场向深远海挺进

在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下称“东港兴”)展厅内,陈列着其自行开发的珠海特色品牌“渔行街”海产即食零食。而在地球另一端的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该公司已开拓了不少远洋捕捞业务。

东港兴是珠海市唯一一家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的远洋渔业企业,目前正在洪湾片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计划开展精加工、配送等。“后续,我们还将逐步把外国高端远洋水产品运回珠海,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东港兴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行动方案》,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渔业,珠海将以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聚焦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渔港经济、休闲渔业“四大业态”,构建“3 3 3 1”海洋渔业发展格局。

远洋捕捞是其中的重要板块。针对东港兴这样的龙头企业,《行动方案》专门明确,要加快东港兴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推动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支持东港兴远洋公司用足远洋渔船指标,形成20艘规模的远洋捕捞船队。用足用好1万吨金枪鱼捕捞配额,进一步提高金枪鱼回运返销比例。

在支持现有企业的基础上,珠海还将引进具有竞争力的远洋捕捞龙头企业、知名远洋渔业公司,打造设施先进、装备精良的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与此同时,要探索联动澳门发展远洋捕捞,借助澳门国际化资源,争取扩大远洋捕捞配额,共建远洋捕捞船队和远洋渔业基地。

以深海做粮仓。推进深远海养殖,也是珠海现代海洋渔业的主打方向。近年来,珠海已有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先后落户,也有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投产、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横洲号”启动、“德海1号”智能化养殖渔场运行,放眼深海,“蓝色粮仓”正加速崛起。

按照计划,珠海将继续推进深海养殖平台建设。鼓励市属国企参照青岛“国信1号”,建造1—2艘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对标烟台“耕海一号”建设1—2个大型智慧渔业综合体。支持市属国企积极投资和推进大型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投放,争取建成10个左右深水抗风浪智能养殖平台。

除此之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打造海产品深加工中心、海产品交易中心、渔港消费中心,构建海钓全产业链。争取到2027年,万山海洋渔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创新强海

增强科技含量让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一个月前,“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作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其“首秀”成功验证了低温航行、破冰等各项功能,为海洋科考再添利器。而在珠海,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南方海洋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已成为海洋科技的优势资源。

海洋,是珠海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而依托更强的科技力量,积聚更多的产学研资源,海洋经济“珠海舰队”方能更有竞争力。

《行动方案》提出,要深度发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际锚地等平台资源,加快培育发展锚地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海洋金融“四大新兴业态”。争取到2027年,万山海洋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为壮大海洋科技,珠海将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推动海洋科研院所、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同时,更好发挥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培育开发海洋装备测试、海洋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的新业态。

本月,珠海格力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署了《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技术专利独家许可授权协议》,双方将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加快推动半潜式波浪能发电、深远海养殖等核心技术落地珠海;就在近日,作为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的示范项目,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抵达珠海金湾海域,刷新了无动力拖带非标平台进港的纪录。

一个个项目落地,让珠海海洋经济科技含量倍增。按照“四大新兴业态”谋划,珠海还将拓展锚地经济、发展海洋新能源、探索海洋特色金融。一方面,积极拓展船用燃油及液化(LNG)加注业务,培育壮大以油品交易为核心的航运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海洋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着力打造1—2个海洋新能源利用示范岛,推动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此外,推进粤港澳海洋创新合作也是一大布局。珠海将探索对接港澳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海洋研发机构,促进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果转化。

旅游旺海

突出“一岛一品”树立海岛特色品牌

不久前,第三届“珠海人游海岛”大型惠民旅游活动启动。为期3个月的海岛游,将在珠海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万山岛全面展开。

作为“百岛之市”,珠海有着丰富的海岛资源和海洋资源。提质发展海洋海岛旅游产业,是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行动方案》,珠海将围绕6个重点海岛,坚持“因岛制宜、一岛一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做好海岛整体开发策划,打造红色研学、海上运动、浪漫婚庆、亲子度假、海岛文创“五大旅游品牌”,推动万山旅游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年轻人向往之地、梦想之地。

从六大重点海岛特色看,桂山—三角人文休闲旅游岛群,将以红色研学、渔家风情、音乐文化、游艇帆船等为特色;东澳—大万山主题休闲旅游岛群,主打婚庆、旅拍、商务、海钓、攀岩、军旅等为特色;外伶仃—担杆生态休闲旅游岛群,侧重亲子休闲、海岛观光、海底潜水、沙滩露营、生态科普等,争取尽快形成国际级精品旅游岛群。与此同时,珠海将打造串联大湾区主要城市、岛屿的黄金旅游路线,并探索发展海岛夜游路线。

海上运动品牌是一大亮点。去年底,十余艘搭载着150名钓手的快艇从东澳码头鸣笛启航,奔赴万山海域的6个钓点,具有中国海钓界“奥斯卡”之称的2022万山群岛海钓精英赛正式拉开帷幕;几乎同一时间,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暨珠海市万山群岛帆船邀请赛、珠澳帆船友谊赛在珠海开幕。海钓、帆船、潜水……丰富多彩的海上运动,将吸引更多海上运动爱好者及年轻休闲人群集聚。

根据《行动计划》,珠海将进一步推动“万山论钓”引入分站赛、总决赛模式,积极承办全国海钓联赛、世界海钓锦标赛等国内外知名海钓赛事。积极承办国家、省级帆船帆板运动赛事,争取创办国际性海上运动品牌赛事,争取将“九洲杯”帆船赛等打造成粤港澳重要海上赛事。同时,大力培育潜水运动,开发以潜水观光、海洋探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探索承办潜水赛事活动。

开放活海

联动港澳深琴打造大湾区海上地理中心

珠海万山,地处“香港—深圳—澳门—横琴”海洋经济圈中心,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基于此,《行动计划》明确,将积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港、澳、深对接合作。争取到2027年,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地理中心”,与横琴融合、与港澳衔接、与深圳联动的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合作区作为国际休闲旅游岛,拥有长隆国、星乐度等品牌旅游资源。按照计划,珠海将积极对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建立与合作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共同打造海洋主题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丰富多彩的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协同合作区、联动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珠海也将深化对港澳的旅游合作。一方面,推动开通直达港澳的旅游专线,打造串联港澳、“一程多站”的旅游线路,推动与港澳旅游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赴港澳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引进港澳企业参与万山旅游开发;此外,依托港澳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积极吸引国际客源,并加强与港澳会展合作,协同港澳联合承办高端海岛会展论坛。

上个月,在深圳西部港区的蛇口邮轮中心海面上,一艘游艇疾驰而过,沉寂了许久的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终于再次通航。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落地,也是珠海酝酿和期待已久的大跨步。《行动方案》明确,珠海将协同合作区积极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实施,研究制定港澳游艇更加便利的海关查验措施,打造粤港澳游艇旅游消费目的地。

作为珠江口两岸的两个经济特区,珠海与深圳期待更深的海洋合作。开放活海,珠海还将积极对接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加强与深圳海洋科技、航运物流、航运金融、海事服务、海洋碳汇等领域合作。同时,发挥好万山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的优势作用,支持深圳科技创新企业和机构在万山开展测试实验、建设海洋测试场和海上研究基地。

四海万疆鱼龙舞,擎天白浪勇者攀。在全省唱响“海洋牧歌”的旋律声中,珠海正以清晰的蓝图、切实的行动,向海向未来。

一线走访

唱响“深海牧歌”耕耘“蓝色粮仓”

珍珠斑、龙趸石斑、大黄鱼、军曹鱼……无数海产珍品在珠海的“德海一号”“澎湖号”“湾区横洲号”等海洋牧场被“养”出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全国市场,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近年来,珠海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3月16日,珠海市召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计划未来3年安排约10亿元,用于扶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蔚蓝伶仃洋正化作“海上粮仓”,成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力量让耕海牧渔有底气

当夜幕笼罩万山海域,“澎湖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上依旧灯火通明。借助波浪能、太阳能发电,“澎湖号”一天的储电量达到500度,相当于一户家庭两个月用电量,实现了在深海中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

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的研发应用,使珠海海水养殖的智能化水平逐渐提升,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推动力。

初春三月,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呈现出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一条条金鲳鱼在收拢的吊网中翻滚。拉网、起吊、卸装……近30万斤金鲳鱼从深水网箱中被捕捞上岸,并陆续打包销往港澳市场。

在这个主体框架面积约2100平方米、养殖水体达3万立方米的巨型养殖平台,养殖户们管理起来却不怎么花费力气。据介绍,“德海一号”配备有智能化投喂养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