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企业单位 > 正文

谁是下一代“雷军”、“董明珠”

发布日期:2016/12/14 13:32:51 浏览:836

珠海猎头公司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南都资料图

珠海猎头公司

董明珠。南都记者吴进摄

珠海猎头公司

珠海高新区举办的智能硬件创客节上,青年创业者向来宾介绍他们研发的3D打印机。南都记者吴进摄

经济调频

人才

2015年11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第五批 名单出炉,珠海4人上榜。三一海洋重工副总经理田洪从省、珠海各领到600万元奖金。

继1992年开国内先河,百万重奖科技人才后,珠海正试图重回人才竞争的高地。这是一个新时代,跻身“世界工厂”的中国正朝世界“智造”跃升,传统的投资拉动首次被创新驱动取代,背后的人才竞争,成为一个城市、地区能否在下一个时代领先的关键。

珠海动作频频:从为省 配套资助600万元;到横琴拿出2亿多重奖特殊人才;再到提供300万补贴招聘小学校长,为海归人才创业最高资助百万……在创新驱动的角力中,珠海试图打造全球的创新人才高地,还会引来新一代“雷军”、“史玉柱”、“董明珠”、“求伯君”吗?

回溯

百万重奖科技人才曾是全国标杆

珠海人才政策几度沉浮,上个世纪曾是全国人才政策的风向标。

时针倒转回1992年3月9日,新春刚过,珠海的街道还残留着一丝冬天的冷冽,但在珠海市举行1991年度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励大会的会议厅内却是暖意融融。三名最高奖———特等奖获得者,各获得价值总计近百万元的奖励,其中包括国产奥迪牌高级小轿车一辆、总面积近一百平方米的住宅一套和人民币数十万元。

当颁奖人将奖金的支票和轿车、住宅的钥匙交到27名特等奖、一等奖、四等奖获得者手中时,台上台下掌声雷动,会议厅外鞭炮齐鸣。

在那个月收入不过几百块钱的年代,百万重奖带给人们的震撼,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引来全国媒体报道和热议。这是中国对高科技人才进行重奖的开端,由珠海人树立的“尊重人才、知识无价”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与东岸深圳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口号遥相呼应。

开时代先河的珠海承受了巨大压力。珠海市原科技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吴寿仁和许亚冰后来在回忆文章《科技重奖的背景和必然性》一文中说,重奖是为了循序改变珠海特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的现状,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以及人才所携带的技术、项目、资金到珠海发展,但在起草百万重奖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都很忐忑,当时国家级的科技奖励也不过一两万元,一个珠海凭什么奖励上百万,“当时还有国家部委领导找到广东省科委领导,对科技重奖提出不同意见。”

当迟斌元、沈定兴、徐庆中接过百万重奖时,珠海一夜间成了全国年轻人神往的投资、创业热土,发展势头一度盖过深圳。1992年,在深圳已经风生水起的史玉柱将巨人高科技集团迁到珠海;雷军走出武汉大学校园,到珠海金山公司总部实习,成为金山的第6名正式员工……如今叱咤商场,被视为女性代表的董明珠也几乎是同一时期到珠海格力工作。

据当时媒体报道,重奖过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珠海市科技部门就收到270多封要求与珠海合作开发科技项目的信函,先后有260多人次携带近百个项目前来洽谈,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医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实施科技重奖的前3年,共有2.3万名科技人员、8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要求到珠海,5000多人次携400多项科技成果来珠海洽谈合作,吸引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当年珠海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加上1991年被认定的1家,珠海企业在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据7席。

现状

缺乏产业支撑,人才优势被赶超

好景不长!随着外地城市争相效仿珠海,推出了各自版本的科技重奖计划,珠海不再独领风骚。而依托传统制造业奠定雄厚基础的深圳等城市,依托更为雄厚的财力,庞大的人口市场和产业规模,慢慢后来居上。曾领跑时代的珠海人才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含金量褪色,渐渐归于沉寂。

很多招过来的人才又陆续出走。仅以金山系为例,曾任金山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的冯鑫离开珠海后,成为北京暴风网际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金山高级副总裁的王峰跑到北京创业,成为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曾任金山软件执行董事兼CFO的王东晖,成为阿米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企业2015年被评为中国天使机构10强;曾担任金山软件市场总监的蒲繁强,跑到北京成立了乡间货的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CEO……

当年声名大噪的牛人,除了魅族的黄章、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还留在珠海,史玉柱、雷军、求伯君都离开了。在新闻里,雷军在武汉给武大捐科技楼,史玉柱在上海抛出亿元年薪招CTO的大计划,求伯君在北京当上了北京新昌商会会长。

人才流失,表面上是珠海的人才政策优势弱化,深层次的原因是珠海城市竞争力的“腰杆”不够硬。偏小的经济体量和人口基数,很难为人才创业提供足够的空间。

1997年,因要建造78层的“中国第一高楼”引发财务危机,陷入困顿的史玉柱悄悄离开珠海,到上海创业。

直到12年后,他东山再起,以巨人网络董事长的身份重回珠海,参加巨人网络南方研发总部基地的奠基仪式。巨人的回归一度令珠海人振奋,彼时的史玉柱似乎恢复了昔日的意气风发,向媒体宣布要投资20亿元,令南方研发总部基地媲美谷歌总部。

但3年后,他食言了,因迟迟未“履行合约”,珠海的地块被收回。史玉柱终究选择了上海。珠海人在新闻上再度见到史玉柱,是他2016年9月19日出席巨人网络位于上海松江总部园区的二期研发大楼落成入驻仪式。

破局

创新驱动带来重回人才创新高地的契机

珠海还能重回人才创新的巅峰吗?

传统制造业为王的时代结束了,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第一次取代投资拉动,上升为城市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密集出台奖励计划

随着珠海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一揽子人才引进和奖励计划密集出台,契机已经出现。青年创业者张云飞、诺贝尔奖得主AaronCiechanover和AdaYonath等一批未来行业的领跑者来了。

2010年,国内频频爆出多起水质污染事件,新闻中水质监测部门用人工划船的方式到指定水域取水测试,在线监测需放置一个个价格高达80万到120万元的浮筒,监测成本高昂的画面,让正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张云飞看到了商机。

他萌发了研发环保型无人船的念头,在仔细对比深圳、珠海的条件后,他将企业搬到造船链条更完善、创业成本更低的珠海,在高新区成立云州智能。

这个当时仅30岁的小伙子很快火了。2014年,他携产品参加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展览,被总理李克强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一同点赞,成为当年的创业明星。

对岸的深圳,大疆创始人汪滔引领了无人机产业的浪潮,近日发布的《2016胡润80后富豪榜》中,他以240亿元身家高居第二位。西岸的珠海,张云飞则成了无人船的行业领跑者。

据国外权威调研机构估算,无人船发展将迎来井喷,到2019年,仅无人船中的一个细分领域———视频巡逻无人船的市场需求将达600亿元。未来十年无人船的潜在市场在千亿级别以上。

提高奖励金额大手笔揽才

为了吸引更多像张云飞这样掌握前瞻技术和项目的人才,珠海提高了奖励金额,不久前刚修订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将留学人员在创业初期享受的补贴由原来的15万元大幅提高至100万元。

数据显示,过去3年多里,珠海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0.3亿元。

长期阻滞人才流动的户籍、人事关系等壁垒也有望在珠海实现破冰。11月底发布的《珠海市人才引进核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包括大专生在内的10类人才拟直接落户珠海。

12月2日,珠海市住建局发布《珠海市高层次和青年优秀人才拟享受住房保障人员名单及标准公示》,3人将分别获得100万元首次购房补助。

在市级层面的奖励之外,珠海各区也纷纷推出各自的人才奖励措施。今年上半年,金湾区拿出最高300万元补贴,招聘金湾航空新城小学校长的消息轰动一时;横琴去年一口气为2663人提供了总额2.12亿元的特殊人才奖励金。

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回流。曾在美国生活7年的李夏川,在而立之年回到珠海,和朋友创办了横琴先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被认定珠海高层次创业人才。他不仅获得50万元奖励金,还入住人才公寓。

据报道,截至2015年,珠海人才总量约40.5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3。国家“ ”特聘专家35名、省 7名,每万人人才拥有量超2500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倍,留学回国人员、省 、国家“ ”专家等已超过众多传统制造业城市,均排全省第三;此外,珠海还引进了两名诺贝尔奖得主。

隐忧

技能人才、中层人才是短板

不过,珠海大步迈进的人才政策也存隐忧。中层人才、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由来已久,限制了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如果是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但在珠海很难一下子找到那么多人才。”今年以来,伟创力珠海公司总经理吴劲松常常为“人”发愁,由于本地的人才难找,只能不惜成本到海外引进人才。

从事光学仪器和自动化机器人制造的珠海纳特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生也有类似的困扰。他说,企业一直在招人,为了满足用工需求,尤其是一线技术工人,企业不得不将招聘触角延伸到整个华南地区,要跑到湖南和广西招人,“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平均工资有6000多元,优秀的有上万,收入比一些本科毕业的学生还高,但依然招不满,有时候只能靠企业出钱培养。”

据统计,截至2015年,珠海技工缺口高达近十万,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伟辉不久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区域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由于产业发展配套不足,珠海部分产业园区的生活、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滞后,制约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求解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伟辉不久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区域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由于产业发展配套不足,珠海部分产业园区的生活、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滞后,制约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出路

最为关键的是抓好政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