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下设单位 > 正文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气象业务发展规划(2014

发布日期:2016/6/19 10:19:43 浏览:1163

岛的立项工作也将在今年内完成。珠澳共建珠江口气象探测网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对发生在珠江口海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下一步依托珠江口探测网建立以外伶仃、东澳、淇澳、横琴、高栏、荷包岛为点的沿海、沿岸探测线,建成全天候、多层次,要素齐备的综合探测网,进一步完善我市气象基础探测条件,并以气象探测设施的共建,带动新设备、新技术的共研共享,人才队伍的锻炼培养等,满足港珠澳大桥通行运营安全以及珠江口海域航运、珠海发展海洋及沿岸经济带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

3.2城市生态气候监测网

建设以“环境宜居要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为目标的国际宜居城市,是珠海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创新实践。珠海作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城市,在气象宜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范围扩大,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城市热岛、雨岛、灰霾等城市生态气候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近年来,市气象局在温室气体监测、空气质量预报等方面逐步开展工作,但城市生态观测站网不完善、城市小气候观测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大气成分探测尚未建立、环境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亟需加强城市生态气候观测力度,强化气象数据服务能力,研究分析灾害性天气和城市热岛、灰霾等城市气候问题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原因,对于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强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城市居住品质,为珠海市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建立城市生态探测站,开展大气成分探测。以横琴新区为试点,建立PM系列颗粒物探测、生物舒适度、太阳辐射等探测。初步建成全市一体化的城市生态气候监测站网,实现行政区和功能区全面覆盖,建立城市生态气候监测及分析业务,开展对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宜居指数、城市雾霾天气等多项生态气候方面的特征和成因研究,业务化定期发布各类监测公报。

二是建立农业气象探测。为做好“三高一特”中特色现代农业的服务,以斗门为重点部署建立2个农业气象探测站,其中1个作为综合探测站建设。

三是建立气候资源探测站。收集本地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的观测数据,为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建立微气候探测站,加强微气候监测。一方面可以依托珠海气象现有观测站点,布设大气成分探测仪器,对灰霾天气、温室气体进行动态监测;另一方面可在高层建筑、信号塔(大于20米)安装温度、风等气象要素探测设备,研究城市建筑及下垫面变化对城市温度廓线、风廓线等微气候和局地大气环流的影响,并建立统计分析和评估模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构建城市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和布局,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构筑适应宜居城市的微气候系统。同时,在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应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项目工程建设对微气候和碳排放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气候承载力及影响评估体系。

近年来,珠海市大气探测设备不断增多,但探测数据的管理水平及人才配置未能同步发展,造成了探测数据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服务效率较低、数据深度分析挖掘不足等的问题。为加强探测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气象探测的作用,应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气象资料“同化融合”技术在大气综合探测业务中的研究应用,建设大气探测资源综合平台,提升大气探测资源管理能力、信息化支撑能力与安全运维能力,满足珠海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对探测业务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智慧探测”的战略目标。针对气象业务应用特点和面向服务的特性,将信息和数据进行结构化存储,分离基础数据集与服务数据集,实现服务产品的模块化构造和应用。建立高效的检索和编码体系,在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的数据信息访问接口,向政府和社会分级分类开放气象数据和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3.3航空气象监测网

珠海作为第一批低空空域管理开放的试点地区,正在紧抓机遇。目前,以珠海航空产业园为载体、以中航工业通飞为龙头的通用航空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航空制造和服务产业体系,已经成为珠海高端制造业“海陆空”齐头并进格局的重要一环。2014年5月29日,我国首条低空航线珠海-阳江-罗定航线试飞成功,标志我国低空空域开放迈开关键性一步。优质、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是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首要的就是要建立适应需求的航空气象监测网。

天气条件是制约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一般大飞机的正常飞行高度都在主云层以上的平流层中,大气系统较为稳定,只有起降时才对天气敏感。而通用飞机一般在3公里以下飞行,3公里以下的大气对流层是天气要素剧烈变化的区域,因此可以说通用飞机整个飞行期间都受天气影响。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灾害包括:大风、雷暴、强降雨、大雾、灰霾、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必须对3公里以下低空域的各种气象要素有更精细的观测和预报预警,尤其是局地的强对流天气必须有准确的预报预警。因此,加强对通飞机场以及飞行范围内的气象探测十分必要。为建立我市航空气象监测网,计划依托位于航空产业园附近的珠海市大气探测外场试验基地和珠海市气象局天气雷达站,与航空产业园合作,引进低空域航空气象所需要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套、GPS/MET观测仪1套、能见度仪10套、云高仪1套等探测设备,开展低空域航空产业所需的气象探测,为航空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基础。

3.4港珠澳大桥气象监测网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连接港珠澳三地,所处的伶仃洋海域,是全球气象灾害的多发、重发区域,台风、暴雨、雷暴、风暴潮、季候风、海上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都对大桥施工和运营畅顺安全造成威胁。港珠澳大桥预计2016年正式建成通车,为满足大桥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预警服务的需求,亟需建立港珠澳大桥气象监测网,实现对大桥桥体及周围海域气象灾害全天候,立体监测。

目前,我市建成的大部分探测站点和探测设备都布设在陆地上,海域内仅有几个零星的海岛站,且探测手段单一,远远不能实现对影响大桥的气象灾害的监测,而现有的港珠澳大桥气象探测设备的布设方案仅按照技术规范的最低要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港珠澳大桥的特殊性,远不能满足大桥气象灾害的监测需要。港珠澳大桥所处海域气象条件的复杂性远大于陆地,多种气象灾害容易同时并发或交替出现,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致灾,尤其暴雨、雷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明显、生命史短”的特点,监测预警难度较大,因此必须通过增加监测种类与监测站点密度加强港珠澳大桥的气象监测,以保障港珠澳大桥运行畅顺安全。

为推进港珠澳大桥气象监测与预警服务,港珠澳三地气象部门于2013年4月共同成立“港珠澳大桥气象服务工作组”,工作组结合港珠澳三方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桥梁交通管制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制定了《港珠澳大桥气象探测设备布设方案》。该方案拟在港珠澳大桥主桥上共增设7套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加上原有3套,使得主桥桥面自动气象站观测密度达到5公里以内;在每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之间增加1套风向风速计,共8套,将大桥沿线风力监测加密至3公里以内;在九州、江海、青州悬索塔各安装1套梯度风以及大气湍流观测系统,以加强垂直方向的气象探测;安装一套天气照相系统(共10部探头,分5个点位,每个点位南北方向各1部)监测天气现象变化;在拱北人工岛和西人工岛上增加垂直方向的风力探测设备及用于监测风暴潮的浪高潮位雷达。港珠澳大桥周边海域的气象监测将借助“珠澳共建珠江口气象探测网”实现。2014年4月,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港珠澳大桥气象探测设备布设方案,会议决定大桥人工岛新增设备方案由珠海市政府研究后上报三地委;主桥新增设备方案由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协调小组研究审议,并原则上同意将气象预警服务纳入大桥跨界通行政策研究。

4预报预警

4.1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系统

充分开发珠澳共建天气雷达数据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用3-4年时间逐步建成珠海市灾害天气和城市精细化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实现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8,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至55,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提前量提升至1小时,台风路径、强度预报误差低于官方发布值。

完善珠海短时临近预报集合系统。充分利用国内首部双偏振天气雷达的资料,融合已引进省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具有先进水平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自主开发包括双偏振天气雷达定量降雨估测子系统、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子系统和天气雷达数据同化分析子系统等多个基础性模块,有效改善1-6小时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水平,使得1小时短时定量降水预报准确率达到95,3小时定量降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

4.2实时台风预报系统

充分发挥市政府聘请的国际宜居城市建设顾问王玉清教授及其团队技术力量,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时台风预报系统(RTFS),在2015年建成珠海台风路径、强度、结构和降水实时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切实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力争达到热带气旋的平均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分别为92、129和233公里;强度平均误差以2分钟平均近地面最大风速分别为6.9m/s、9.8m/s、9.8m/s。二是在将RTFS本地化和取得较好应用的基础上,在2016年进一步开发适用于暴雨的预报系统,改进暴雨预报水平,实现暴雨的落点、时段和雨强的客观实时预报,三是预计用3-4年左右建成一套空间分辨率可达到2公里左右的无缝隙灾害天气和城市精细化预报系统。

4.3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系统

充分利用与澳门共建共享的双偏振S波段气象雷达,建立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业务系统,发展定量降水预报和强降水短临预警。降水的定量测量是天气雷达的重要应用之一,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集成系统(QPEGS)是一套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降水软件,利用多种雨量计校准雷达降水的方法,生成1小时降水分布。其产品的时间分辨率达10分钟,空间分辨率1km×1km。该系统小时降水估测误差约40%,过程降水量的估测误差小于20%;雨量计密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水时段越长,降水区域越大,降水估测的精度也越高。未来几年,依托卫星资料、雷达资料质量的提升以及多源数据融合算法的不断改进,该业务系统和精度将不断改进,为短临预报、定量降水预报以及专业气象预报的开展提供前端数据和有力技术支持。

5公共服务

5.1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依托精细化数值预报技术,完善公共气象信息发布体系,引导向气象信息服务便利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一是面向决策,提高气象灾害信息发布能力。继续完善决策信息发布手段,确保气象预警信息10分钟到达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各级防灾责任人;逐步实现预警信息分区发布向镇(街)、村(居)延伸,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对能力。二是面向行业,提供个性化和互动服务。针对不同行业对气象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产品,实现气象个性化服务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率到90以上。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为电力、水务、港口码头(高栏港)、交通运输(轻轨、港珠澳大桥、航运、有轨电车)等城市生命线行业运行提供决策支撑。三是面向公众,开展均等化、互动化、分众化的公众气象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继续完善面向电视台、电台、珠海气象官方网站、“12121”应急气象电话、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媒介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针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制作各具特色的气象信息服务内容,使公众随时随地都有1-2种方式便捷的获取气象信息。形成满足不同对象需求的分时段、分人群、分区域、分行业、分要素的“五分”预报产品体系,基本消除城市预警信息盲区。实现10分钟内完成公众气象服务所有渠道的信息发布,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