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下设单位 > 正文

珠海卫生健康事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发布日期:2020/9/9 16:36:18 浏览:650

来源时间为:2020-08-26

方便,快捷手机查看财经快讯专业,丰富一手掌握市场脉搏手机上阅读文章提示:微信扫一扫到您的朋友圈

原标题:珠海卫生健康事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改革开放40年来,珠海卫生健康事业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前行,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一线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提供有力的卫生健康保障。

从1个医院到“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卫生健康资源配置不断升级

7月29日上午,珠海市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举行启用揭牌仪式,项目总投入达12.72亿元。总建筑面积12.47万平方米,配置床位800张。

同样位于南琴路的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建成后将填补我市没有公立精神专科和职业病防治医院的空白,对完善我市慢性病防治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珠海医疗卫生事业同特区建立与发展的步伐一致,从特区成立初期的起步阶段,到全面提升的升华阶段、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和协调发展的发展阶段,珠海医疗卫生事业也如同珠海的城市发展一样,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告诉记者。

特区成立初期,珠海的卫生条件十分落后,珠海仅有珠海县人民医院、拱北卫生服务站、珠海县卫生防疫站、珠海县妇幼保健站以及县慢性病防治站等屈指可数的卫生服务机构。在1980年珠海县人民医院升格为珠海市人民医院后,才扩建住院部,设内、儿、外、妇产、五官、传染病科,病床110张,工作人员增至209人,而当时主治医师的人数仅有5名。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医疗设备落后,服务能力低,居民“看病难”问题突出。

40年风雨兼程,伴随着特区成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医疗卫生战线工作者接续奋斗,珠海百姓看病就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急救、社区卫生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市24个镇、街全部设置了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城乡居民初步建立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36家。其中,医院44家、妇幼保健机构2家、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120急救中心1家、血站1家、卫生综合执法支队6个,医管中心(卫生信息中心)1家。我市共有床位数10233张。全市已初步建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伴随着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等各大医院也相继进行改扩建。此外,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市人民医院北区、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精准医学中心、介入诊疗中心、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住院大楼、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等项目先后投入使用;除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市慢病中心新院建设项目外,市人民医院北二区科研综合楼也开始建设,并计划近两年内投入使用;为抗击新冠疫情,国内首个永久结构形式的应急医院中大五院凤凰山病区,已经在今年3月交付使用。中山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市西部医疗中心医院、市口腔医院、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西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建设项目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从16张手术床到国际先进的手术室平台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18年9月16日,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介入诊疗平台之一——珠海市人民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二期项目、珠海市精准医学诊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其中ArtisZeegoDSA-CT(滑轨CT DSA)复合手术室为现阶段国际设计理念最为先进的介入手术室平台,还有高端移动DSA等设备,将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服务。

而在特区成立伊始,全市仅有病床不足400张,主要医疗设备也只是有手术床16张、心电图机和A型超声波6台、显微镜20台、冰箱10台、X光机13台、救护车3部、光电比色计9个、恒温箱12台、分析天平9台。伴随着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明显增多,各大医院也相继改扩建,先进水平的医疗器械相继投入服务,医院的诊疗检验测试手段日趋完善。到2000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60台,其中进口设备577台;总金额17549.81万元,其中进口设备金额12786.61万元。2019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8025台。

为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区成立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大胆创新,广纳贤才。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卫生技术人才从特区成立初期的1196人,到2019年的1967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738人、注册护士8824人,近40年间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长了15.5倍。特区建立四十年来,作为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要素的卫生人力资源,在经历了成长、快速扩充和成熟调整之后,日趋接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要求。

据悉,为提升珠海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高地,我市2017-2018年共引进两批高层次卫生团队,助力医院快速提高专科水平。此外,通过设置基层医技人员岗位补贴、东部医技人员到西部挂职、西部及海岛人员到东部进修等方式引进和培养基层人才,提高了我市和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留住人才,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2019年7月,珠海确定为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在全省7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启动了城市医联体建设。

此外,在医学科研方面,也走上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截至2019年,共有120项申报课题予以市卫生健康局立项,市科技创新局立项课题60项,获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立项课题8项。我市主要医疗卫生单位获国家级医学科技成果3项(2项为二等奖),发表论文329篇,独立完成专著6本,参加编写专著19本。

从56.89岁至82.6岁人均期望寿命见涨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目标指标。回顾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年间,我市这三大指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市人均期望寿命由1982年的56.89岁提高至2018年82.6岁,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13.3‰下降至2018年的2.45‰,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28/10万下降至2018年的9.79/10万。40年间,珠海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医疗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8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免费婚检和免费孕检,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暂住人口免费孕检。2013年起,实施地中海贫血干预项目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并扩大了婚孕保健受益人群。2015年起,设立珠海市出生缺陷防控专项。妇幼保健主要指标良好,珠海市的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且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1992年,珠海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多年来先后4次顺利通过复审。为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健康福祉惠及广大市民,珠海市于2010年正式启动对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被纳入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城市之列,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城市。

“近年来,我们制定、出台并实施一系列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医疗卫生高地建设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层医疗卫生及公共卫生服务等政策措施,分阶段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细胞工作,成功举办珠港澳健康城市论坛,建立健康珠海专家智库,撰写报送健康城市实践案例等文章,持续开展健康细胞单元建设工作。”徐超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级健康细胞单元2305个,市级健康细胞单元221个,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的健康细胞单元51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命名的健康单位及健康社区9个,建成了6个健康镇、58个健康村。

据悉,我市2019年健康城市建设成果丰硕,成功入选2018年度全国19个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之一,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城市;位列“2018年中国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第4位,“2018年中国大城市健康发展评价”综合排名第1位。

从护士叫号到手机预约

信息化助力智慧医疗便民惠民

伴随着特区成长的珠海人应该都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护士叫号、手写病例的看病经历,珠海卫生健康系统的信息化也历经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全覆盖的历程。

2019年10月,“健康珠海”APP及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发布,居民通过手机和移动服务终端就可在珠海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享受全流程的医疗卫生服务。家住华发新城的徐阿姨告诉记者,居民只要下载相关APP,随时可以将自己的健康监测数据上传,家庭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获悉情况,并及时作出饮食和运动上的指导和提醒。

我市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卫生信息化发展,以此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让市民享受到更为便捷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于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将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整合卫生计生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2018年珠海市民健康系统项目通过立项,集“一卡通”系统、“全员人口信息系统”“部门信息共享系统”的“三系一统”工作快速推进。除“健康珠海”APP及微信公众号外,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整合全市医疗卫生健康资源,逐步推出医保在线支付、挂号在线减免、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 护理、互联网 药房等功能,以全面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就医的体验,全面优化看病排队问题。

目前,珠海市医疗卫生服务还紧跟5G时代的脚步,将5G 远程会诊、5G 远程手术、5G 远程B超、5G 远程心电等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中,建立全国首个5G智慧医院海岛基地探索海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新路径,不仅珠海市民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也让珠海的优质医疗服务惠及云南怒江、西藏林芝、宁夏等偏远地区。

一把手访谈

三到五年内珠海卫生健康事业将这样干……

坚持新发展理念,争创全国“互联网 医疗健康”示范市,积极打造“区块链 智慧健康”科研平台,探索在5G条件下运用“区块链 智慧健康”信息技术革命,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珠海模式。在医院建设发展方面,未来三到五年,市人民医院将建设成为集医、产、学、研于一体的集团化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