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企业单位 > 正文

全面注册制下IPO成本骤降,投行扩容难挡收入下滑尴尬,中型券商、精品券商率先承压

发布日期:2023/7/10 21:05:43 浏览:85

全面注册制下IPO成本骤降,投行扩容难挡收入下滑尴尬,中型券商、精品券商率先承压

红周刊丨惠凯刘杰

全面注册制的影响正在悄然显现。据《红周刊》测算,今年二季度以来IPO发行费用占募资金额的比重出现了明显下降,从往年的10降至8.7左右,创出近些年IPO发行费用占比新低。在各项细分费用中,承销保荐费用、信披费用降幅较大,2020~2021年时的少数科创板、创业板公司IPO承销保荐费用占募资金额两成多的极端现象,在今年已基本消失。

对于券商来说,其投行部门人员在2020年后普遍有大幅扩容,不仅三中一华登记保代的数量至少翻番,且一些有志于投行业务、具备股东和地域资源禀赋的中型券商保代数量也翻了几番,但在监管机构压实中介责任,以及行业内拿项目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券商获得的承销保荐费用却有了进一步压降空间。新趋势下,部分投行队伍扩容的中型券商和精品券商去年以来保荐成功的IPO项目仅一两宗,僧多粥少压力越来越大。有业内人士甚至坦言:在目前情况下,部分中小型券商投行部门是亏损的。

全面注册制成果正在显现IPO发行成本骤降

二季度以来新上市的公司,IPO发行成本占募资规模的平均比例下降到8.7附近。以季度均值为基准,这一数值已创下近几年IPO发行费用占比新低。

今年是A股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年,全面注册制给一级市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券商投行部门的影响最为明显。

《红周刊》了解到,在早年两创市场IPO注册制推行过程中,券商是有过一段甜蜜时光的,多家大体量公司和一些新科技、新业态的公司得以注册上市,较高估值认定、超募等情况给券商们带来了丰厚的承销保荐费用。

iFinD数据统计(剔除北交所后)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上市公司的IPO发行费用(承销保荐 审计验资 法律 信披)占募资总额的比例均值是10,之后有所走高,2021年二季度、三季度时,IPO发行成本占比分别达到12.2和13。彼时,有公司的发行成本占IPO募资总额的比例甚至超过三成。譬如,2020年9月科创板上市的上纬新材,首发募资总额1.07亿元,仅为预计募资目标的5成,但发行费用合计3752.53万元,占实际募资总额的比例高达34.9。其中,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拿下了2264万元的承销保荐费用;其次是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800多万的审计验资费用。

而除了上纬新材,其他几个发行成本畸高的IPO项目也多集中在2021年。譬如,2021年9月上市的上海艾录IPO募资1.6亿元,发行成本就高达5341万元,发行费用占比高达33,其中仅承销保荐费用就超过募资总额的1/5;万事利、晓鸣股份、兰卫医学、仕净科技的IPO发行成本也几乎不低于30。《红周刊》发现,这些高成本上市的公司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即全部集中在创业板市场,且都是2020年8月创业板正式实施注册制改革之后差不多一年时间内发行的公司。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后,IPO发行成本开始有所下降,2021年四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IPO发行成本占募资总额的比例还在9~10之间波动,但自2023年2月17日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后,高发行费用率又有了进一步下降。

据《红周刊》测算,今年二季度以来沪深交易所新上市的公司,IPO发行成本占募资规模的比例出现了明显下降,发行费用占募资总额的平均比例下降到了8.7附近。以季度均值为基准,这一数值已经创下近几年IPO发行费用占比新低。

换言之,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对IPO发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正面促进作用正在显现。

科创板承销保荐费用占比骤降3亿元成为IPO费用的无形天花板

保荐项目通常会约定一个底价,如果实际募资金额足够大,会采用阶梯比例制收费。3亿元基本成为一道无形的控制成本基准上限。

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IPO发行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因实施注册制的时点不同,各大类板块受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异。

《红周刊》统计发现,2023年以来,平均发行估值最高的科创板平均发行费用最高,科创板公司的发行费用均值约为1.5亿元;其次为创业板、主板、北证,发行费用均值分别约1.1亿元、1.1亿元、211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科创板发行费用绝对值最高,但其发行费用率反而是各板块中最低的,仅约为8.21左右。《红周刊》发现,这一情况并不是偶然的,早几年的情况同样如此,究其背后原因,或与科创板募资巨无霸将发行费用率控制在低水平有密切关系。

譬如在2021年,科创板募资王百济神州募资金额高达221.6亿元,发行费用也高达5.29亿元,但其发行费用率却仅有2.39。此外,时代电气、和辉光电募资额虽然分别达到75.6亿元、71.05亿元,但其发行费用率也分别仅有1.48和1.81。同样,2022年科创板内三家IPO募资超百亿公司——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晶科能源,IPO发行费用均未突破过3亿元大关,它们的发行费用率基本维持在2左右。

《红周刊》了解到,发行费用率变动与占大头的承销保荐费高低的关联度最大。一位资深保代表示:投行业务通常默认,IPO融资规模越大,承销保荐费率越低,比如,企业融资5亿,按照8费用率计算,费用总计4000万元,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但若要是融资规模增至50个亿,还按照8计算,则券商就要收4亿元。企业不会为如此高额的承销保荐费买单的。

募集资金较大的IPO项目,项目收费通常是有上限的。特别是在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收费上限有了进一步下移。IPO上市号创始人、资深保荐人何道生表示,收费上限下移与大项目竞争压力较大相关,头部券商之间互相争夺,导致项目报价被压降。

《红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3亿元似乎成为一道无形的控制成本基准上限,IPO发行费用总额鲜有过限者,即使是中芯集成、晶合集成这种募资均在百亿元左右的公司,其发行费用也在2亿元~3亿元之间。也就是说,即便募资金额巨大,券商、中介机构也需要恪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费用天花板规则。

由于较早实行注册制,双创板块发行费用率经过逐年不断下调后,较其他板块明显更低,两者发行费用率均在10以下。就最新数据来看,其相较于去年的发行费用率数值变化甚微,可以说,实施注册制较早的双创板块已经进入到平稳运行阶段。

反观实施注册制较晚的主板,IPO发行费用受全面注册制推行的影响明显。今年1~2月中旬,主板公司IPO发行费用率还为11.1,可在实施注册制改革后,这一数值快速下调了一个百分点。

在注册制实行前,主板中还有发行费用率畸高的案例,比如今年1月份招股的扬州金泉、2月招股的联合水务,其发行费用率都在20左右,而到了注册制全面实施后,主板基本很少能看到发行费用率超过20的公司了。

不过,从客观上讲,主板公司为IPO支付较高发行费用的意愿还是相对偏高的,譬如,今年上市的江瀚新材募资总额虽然只有23.7亿元,但其发行费用竟高达3.13亿元,发行费用率为13.21,与双创板块费用率普遍在10以下有着明显区别。

对于承销保荐费的定价机制,某券商投行部门的一线保荐人解释称,项目费用都是约定俗成的,参照市场报价以及过往历史数据,每个项目的定价模式相同,只是收费高低有差异。

通常情况下,项目会约定一个底价,如果实际募资金额足够大,会采用阶梯比例制收费,譬如募资2亿元以内,按照5的费率,募资2亿元至5亿元之间,按照6的费率。项目费率也与IPO企业所处行业相关,若行业市盈率偏低,那么收费金额就较小,进而也会拉低项目整体费率。何道生表示。

对于项目底价,是需要算个细账的,因为投行人员的工资相对较高,一个项目比如说从设立到做完,很可能需要三至五年,这就需要保证项目获得费用能够覆盖住人工成本,但在当前投行业务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实际上有不少券商的IPO承销保荐项目是亏损的。

中介机构收费出现分化信披成本下降最为显著

信披成本在几项细分发行费用中占比得到最为明显压降,由2020年的0.81下降到2023年二季度的0.4。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注册制后,除了投行的费用在下降外,IPO公司的信披成本下降趋势也是很明显的。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面注册制实施前,2020年新上市公司的信披费用占IPO募资总额的比例均值是0.81,2021年略上升至0.91。

《红周刊》发现,几个拥有天价IPO信披成本的上市公司,如捷安高科、雷尔伟、建科机械、仕净科技等8家IPO信披成本超过700万元的公司,均集中在2020~2021年的科创板、创业板市场中。其中,仕净科技的募资总额为2.03亿元,信披费用高达734万元,信披成本占募资总额的3.6。

《红周刊》了解到,近些年来改革传统信披体制的呼吁曾多次出现,2015年后至少有两次进入监管讨论阶段。尽管一直未有全面的变动,但对于信披成本较高的公司和机构来说,信披机制还是有过几次小步慢跑的改革。

譬如在2019年,公募基金信披机制有过大幅简化,单只基金可只选择一家法披媒体;随后北交所开板,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新三板的信披模式,单家北交所公司的IPO信披成本少则可能只有十几万元。公募和北交所的信披机制调整,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进入2023年后,沪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的信披费用占IPO募资总额的比例终于有了大幅下降,均值只有0.47。特别今年全面注册制实施后,IPO信披费用占比持续下降,二季度信披费用占比均值只有0.4。

对此变化,一位受访保代直言,全面注册制要求深入落实以信披机制为核心的发行制度,信披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是应有之义。

相比之下,IPO法律费用、审计验资费用的占比虽然也在下降,但降幅却较小。譬如首发上市的律师费用,2020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IPO法律费用占募资总额的比例均值是0.71,而到了注册制全面实施的2023年后,新上市公司的法律费用占比均值仍有0.66。

有受访者表示:注册制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更低的发行成本。

僧多粥少2020年后投行大扩容带来收支压力

券商保代团队虽然出现大幅扩容,但在全面注册制下,投行承销业务面临向专业化方向转型,这导致一些中小型券商无项目,或只能承接一些费用偏低的项目。

IPO发行费用的下降,不可避免地给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带来收支压力,特别是拿走IPO发行费用大头的券商更是首当其冲。

承销保荐是券商的核心业务,随着IPO发行成本的下滑,投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年以来,各板块承销保荐费用居前公司的项目均被大型券商包揽,譬如承销保荐费用排名前五的陕西能源、云天励飞、江瀚新材、日联科技、中芯集成,前三者保荐承销机构为中信证券,后两者的保荐承销机构为海通证券。

全面注册制下,证券公司的价值发现能力和定价能力重要性凸显,投行承销业务面临向专业化方向转型,注册制还提高了对券商的行业研究、估值定价、风险控制等专业能力的要求及资本金实力的要求。因此投行头部集中趋势或将加强,头部券商更有望取得竞争优势,中小型券商投行业务面临向特色化方向转型。

整体来看,一些小型券商大多仅能承接一些费用偏低的项目,譬如今年以来,承销保荐费垫底的易实精密、驰诚股份、华原股份(三者都是北交所IPO),保荐承销机构分别为金元证券、开源证券、国海证券。而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券商,比如安信证券,在投行间竞争激烈情况下,今年也仅有2宗IPO项目上市。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5月底时,123家券商注册的保代数量是4085人,在经历2020~2022年大规模扩招后,截至2022年7月底,129家券商的注册保代总数是7582人,而到了今年5月底,注册保代数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 中京电子:与珠海格金八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作良好04-28

    来源时间为:2024-04-28金融界4月2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京电子提问:2023年6月21日发布公告,贵公司珠海中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京新……

  • 珠海成立青年创业学院04-27

    本报珠海12月28日电(记者武欣中通讯员李少源)由团广东珠海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起的综合性公益创业服务平台——珠海青年创业学院昨天正式揭牌成立。该……

  • 知名上市公司被居民楼里空壳公司碰瓷!从“第一案”04-27

    来源时间为:2024-04-234月23日,长沙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人民会堂举行。发布会提到了湖南省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司法处罚第一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