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企业单位 > 正文

中国外贸200强:外投企业占152家仍居主体地位

发布日期:2016/8/17 11:44:07 浏览:1781

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仁宝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3家专业型家电企业出口值均实现3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家电出口10强中的位次再次前移,分别由上年的第3、6、10位上升至第2、3、9位,其中除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保持不变外,其余2家企业的总位次也分别由第62、99位前进至第44、69位。3家新晋10强成员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珠海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三星电子家电有限公司也均为专业型家电企业,2010年家电出口值均出现成倍增长势头。而被10强榜单淘汰的3家企业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和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则均为兼营家电出口的企业,家电出口值均出现30以上的快速下降。

2010年家电出口10强中本土企业上榜数量由上年的2家扩大至4家。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在由外商独资企业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之后,出口值达到16.6亿美元,由上年的第4位一举跃居榜首,在当年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由上年的第76位上升至第53位。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2010年家电产品的出口分别增长35.8和53,比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分别高出24个和41.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家电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76.1下降至71.5,加工贸易的比重由86.7下降至79.7,这是2007年以来我国家电出口领域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首次同时出现下降。

太阳能电池出口仍是夹缝生存

记者从《中国海关》杂志社举办的“2010年中国外贸200强”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我国太阳能点出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严重依赖国外

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复苏,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开始或是计划开始削减光伏补贴所带来的突击抢装“热潮”,更造就了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的突飞猛进。全年出口太阳能电池2.4亿个,价值201.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3.3和1.8倍,预计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将超过50。

2010年,我国有太阳能电池出口记录的企业由上年的1263家激增至1672家,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由上年的737.7迅速下滑至363,行业内竞争更趋激烈。但受制于光伏产业较高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门槛,太阳能电池出口阵营中龙头企业的优势依旧非常明显。按出口值排序,2010年,太阳能电池出口前10位企业合计出口太阳能电池2521万个,价值90.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激增1.7倍和1.3倍,分别占当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值的10.4和44.9。尤其是,前10强企业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个359.6美元,远高于同期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每个83.2美元的出口价格。

尽管出口成绩光鲜亮丽,我国太阳能电池企业却始终未摆脱“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市场销售”两头严重依赖国外的“夹缝”生存状况。

从上游原材料供应来看,作为光伏产业的“命脉”——多晶硅原料,尤其是高纯度多晶硅基本被国外主要生产商垄断。2010年,我国多晶硅进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8万吨,比上年激增1.2倍。诸多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同时也是多晶硅的进口大户。

从下游市场销售看,受制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我国95以上的光伏产品依赖出口消化。欧洲和美国的太阳能市场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光伏产业。2010年10月15日,美国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等新能源产品的补贴政策启动了301调查,这无异于给准备在美国市场一展拳脚的国内光伏企业当头一棒。

外贸十年还是加工

2001年,《中国海关》杂志第一次发布中国外贸企业200强名单,据今,正好10个年头。回顾往期榜单,可以勾勒出过往10年中中国外贸的大致轮廓:

除了遭受金融危机的2008年,中国外贸规模呈逐年直线上升态势。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7亿美元,2010年,这个数值为29727.6亿美元,是2001年的近6倍;中国的全球贸易地位也从2002年的第7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位;与此同时,进出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也逐年水涨船高。2001年,出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仅需1.36亿美元,2010年就上升至6.4亿美元。2005年,进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为4亿美元,2010年为8.2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10年间,中国外贸成绩斐然。

企业类型分布10年间变化不大,外资企业一直是进出口200强中的主力军,且有势力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出口200强中,外资企业为100家,其后几年,这一数字逐渐增大,2009年,外资企业占比为153家,2010年为152家。而民营企业的数量长期为个位数,2010年,首次突破个位数增加到13家,但仍然势单力薄。进口200强榜单中,外资企业每年大约分得一大半席位,国有企业占约近一半席位,民营企业则只有多则十几席少则几席的位置。上榜的外资企业多以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主,这从榜单的前三甲可以看出。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和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都是加工贸易代理商。同时因为加工贸易型企业“大进大出”的特点,出口200强前三甲的企业也可能是进口200强的前三甲的企业,如鼎盛时期的鸿富锦精密(深圳)工业有限公司。进口200强企业中,很多资源类国有企业进口数量巨大,因此长期占据进口200强的靠前位置,如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在地区分布中,“东强西弱”的格局10年间并无明显改善。广东一直是进出口200强中企业分布最多的省份,自2005年后,长三角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并重的地区分布格局,中西部省份虽近些年来有企业上榜,但数量相当稀少。

总而言之,10年来,中国外贸规模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中国外贸的结构性弊病依然存在。在出口200强榜单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是其主题词,这清晰地显示了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表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路径,但同时也突显我国自主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真正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仍然缺乏,中国制造还需要努力。

而在进口200强中主题词是资源类国企和加工贸易型外企,这体现了我国进口管理中的垄断、限制经营的特点。进口200强的构成变化,只不过是国际资源价格变化的合理延伸,与企业自身竞争力并无太大关联,即进口200强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造成的。它表明中国的外贸市场尤其是进口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开放。

《中国外贸200强:外投企业占152家仍居主体地位》相关参考资料:
市场主体地位、主体地位、占主导地位、福耀玻璃 外贸占比、外贸占比gdp 2015、海关 外贸、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贸收款、诸城外贸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