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家乡-珠海 > 企业单位 > 正文

从20亿到近2000亿,“江西市值一哥”回A改命!光伏新一轮洗牌在即,晶科系能否坐稳组件老大之位?

发布日期:2022/11/7 19:32:25 浏览:944

来源时间为:2022-9-15

从20亿到近2000亿,“江西市值一哥”回A改命!光伏新一轮洗牌在即,晶科系能否坐稳组件老大之位?

新财富杂志

摘要

光伏行业最近十年风云变幻,一批先发明星陨落,却诞生更多崭新巨头,仅在光伏组件领域,就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四大龙头激战,并垄断全球前四名。

光伏行业最近十年风云变幻,一批先发明星陨落,却诞生更多崭新巨头,仅在光伏组件领域,就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四大龙头激战,并垄断全球前四名。其中,曾经的“四冠王”晶科能源一度跌出前三,今年又重回第一,行业洗牌背后,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可忽视。

2010年,李仙华、李仙德及其妻兄陈康平组成的“铁三角”,带领创办4年的晶科能源控股登陆美股。2020年,其又推动主营光伏电站业务的晶科科技私有化后登陆上交所,2022年,进而分拆组件业务平台晶科能源在科创板上市。晶科系如今手握三家上市平台,不仅在光伏行业是独此一家,核心业务回归A股、募资百亿,更填补其资金短板。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之初,曾是销售、上市“两头在外”,晶科系亦是如此。近年,随着国内需求崛起,A股市场给予行业重估,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相比同行,估值与融资劣势显现,扩产、研发均受影响。回归后,晶科能源市值一度超过1900亿元,晋升江西市值“一哥”,最近其出货量亦重回榜首,并趁势加码百亿再融资。

虽然仍面对低毛利与内卷困扰,但经国内资本市场赋能重装上阵的晶科能源,或令行业竞争再添变数。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鲍有斌

盘点中国民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能清晰感受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上扬。从家电、通信到移动支付、无人机,再到以光伏、风电、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全方位领先,甚至有望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边界的每一次突破,企业的每一次登顶,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新的职位,更是助力中国产业升级的一次次加成。

这其中,光伏的故事尤其跌宕与壮丽。

近20年,光伏行业经历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反倾销反补贴、国内“531新政”等多个周期,龙头公司不断洗牌,各领风骚三五年。正是在这种残酷的优胜劣汰中,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规模、产能都跃居世界首位。在全球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15个席位。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中,除韩国的韩华QCells、美国的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两家外企,其他都是中国企业。

这其中,李仙德兄弟打造的晶科能源(688223)于2016至2019年连续4年夺得光伏组件全球出货冠军,是业内头部玩家。

16年前,在大哥李仙寿创办昱辉阳光(SOL.N,已更名为“瑞能新能源”)的带动下,李仙华、李仙德兄弟携千万元资金创业,从事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制造等业务。2010年5月,创立4年后,其掌控的晶科能源控股(JKS.N,美股简称为“晶科能源”,为与A股公司区分开来,本文中美股上市平台简称“晶科能源控股”)即登陆纽交所。2020年5月,其从中剥离的光伏电站业务平台晶科科技(601778)挂牌上交所。2022年1月,晶科能源控股又分拆光伏组件业务回归A股,以晶科能源挂牌科创板。至此,晶科系的核心资产汇聚A股。

三个上市平台的实控人都是李仙华、李仙德及其妻兄陈康平,他们组成了“铁三角”,李仙德担任3家公司的董事长(图1)。

珠海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9月15日,晶科能源控股市值216亿元,晶科科技市值140亿元,晶科能源市值1641亿元,3家公司总市值大约2000亿元,与晶科能源控股在纽约刚上市时市值约20亿元相比,10多年增加近100倍。而3人的持股市值也达到了250亿元。

在这光鲜的背后,是一次次煞费苦心的腾挪安排。一路走来,晶科系三次资本运作也精准折射了每一轮技术的、行业的、时代的周期变迁。

近年,晶科系出货量连续被隆基绿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超过,但其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募资超过百亿,市值跃升至超过1500亿元,令这一赛道的竞争格局再添变数。神奇的是,晶科能源回归A股后,短时间便重回光伏组件老大之位,在全行业大举融资扩产之后,新一轮洗牌看似在所难免,晶科宝座能否一直稳固,成为行业一大看点。

01

创业三兄弟

浙江人善商贾,台州玉环市的李仙德三兄弟就是缩影。

“带头大哥”李仙寿出生于1969年,早年担任玉环县文化局官员。2001年,李仙寿下海创业,成立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玉环阳光”),进入太阳能电池板制造领域。

2004年后,全球太阳能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三四年时间,用于制造硅片的多晶硅价格即翻了十几倍。李仙寿决定进入产业链上游。2005年3月,李仙寿从玉环北上,来到浙北嘉善县姚庄镇,成立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昱辉阳光”)。姚庄镇与上海、江苏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昱辉阳光以硅废料代替多晶硅,制造硅片,优势显著。2005年,多晶硅进口价暴涨到80美元/公斤,昱辉阳光的产品价格只有40美元/公斤,极具市场竞争力,且其毛利率达到40。

昱辉阳光由此快速成长,并于2006年8月在伦敦创业板上市。2008年1月,其又成功在纽交所挂牌。李仙寿获得2008年度“风云浙商”称号。

三兄弟中的老二李仙华,出生于1974年,1995至2000年担任玉环汽车公司总工程师,2000到2006年担任玉环阳光经理。

老三李仙德出生于1975年,2003年进入光伏产业,和李仙华同在玉环阳光工作,并曾担任总经理,2005至2006年担任昱辉阳光运营总监。在光伏行业浸淫三年后,李仙德从打工人转变为创业者。

2006年12月,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三人共同设立了晶科能源的前身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09年4月更名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晶科有限”),注册资本2000万港元,三人出资比例分别为50、30、20。晶科有限为昱辉阳光做硅片原材料配套,其后切入硅片领域,站在当时市场主流的多晶硅路线一边。

从晶科系公司高管的简历看,李仙华学历为本科,李仙德为硕士,这或源自其在浙江大学EMBA项目的学习经历,但均未提及两人本科院校和专业背景。

晶科系另一位重要人物陈康平出生于1973年,在注册地位于玉环的苏泊尔(002032)工作过十多年,从成本会计一直做到首席财务官。陈康平另一个身份,是李仙德妻子陈霞芳的兄弟。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三人同为70后,搭档15年,合力打造出了光伏行业的晶科系。

02

晶科能源控股:

对赌失利,三折流血上市

光伏行业前途无限,正如李仙寿从电池板转战上游的硅片,晶科有限也从最初的配套生产硅料,扩张到硅片、电池、组件等业务。

而这需要大量资金。一台生长太阳能硅棒的单晶炉需要80多万元,一台把硅棒切割成硅片的切线设备需要300多万元。创业时的千万元启动资金无疑是杯水车薪,好在昱辉阳光的做法给晶科能源提供了方法论。

当初,昱辉阳光从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拿到400万元预付款,这笔钱被用来购买单晶炉、硅料,南京中电收货后,又给昱辉阳光4000万元订单和预付款。随后,无锡尚德8000万元、江苏林洋新能源1亿多元、台湾茂迪500万美元预付款都交给昱辉阳光。短短半年时间,昱辉阳光收到的预付款就达到3亿元,李仙寿把这些钱投入到了厂房和设备上。

晶科有限也如此“借鸡下蛋”,于2007年从无锡尚德等客户处拿到大笔预付款,用于扩大规模。

彼时,光伏行业处于“两头在外”的格局——资本在外,市场需求也主要集中在欧美。受益欧美补贴政策,光伏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不愁订单,纷纷快速扩产,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2005-2007年间,高速成长的国内光伏企业组团奔赴海外资本市场。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2006年11月,阿特斯(CSIQ.O)在纳斯达克上市;2006年12月,天合光能(TSL.N)在纽交所上市;2007年2月,晶澳太阳能(JASO.O)在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6月,英利新能源(YGE.N)、江西赛维LDK(LDK.N)在纽交所上市。

到了2007-2008年,上游多晶硅料价格一路高涨,最高时曾达到500美元/公斤,硅片的价格也随行就市,达到了80美元/片。

很多企业为此不惜和上游供应商签下长期供货协议,有的甚至达10年之久,以此保证多晶硅料的供应。比如,当时的光伏龙头无锡尚德与美国MEMC签下长达十年(2006-2016年)的供应协议,其硅片长期协议价定在了40美元/片。5年后,尚德为终止这个错误的决定,支付了高达2.12亿美元的违约金,并最终走向破产重整,而其创始人、2006年的中国首富施正荣,也在2012年后跌出新财富500富人之外。这自然是后话了。

市场大热,李仙德兄弟也趁势大举融资,搭建了美股上市平台晶科能源控股,并通过设立于中国香港的平台公司栢嘉科技,全资持有晶科有限。栢嘉科技后更名为晶科能源科技,现名为晶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晶科投资”)。

2008年5月,晶科能源控股进行A轮融资,Flagship资本、Everbest资本共同投资2400万美元,分别占股5.99、3.59,对应晶科能源控股估值2.5亿美元。其中,Flagship资本的股东包括亚洲开发银行、马来西亚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等。

是年9月,晶科能源控股进行B轮融资,募资3520万美元。深创投旗下全资子公司SCGC(SCGCCapitalHoldingCompanyLimited)及其持有一半股权的中以基金CIVC等机构入局,SCGC持股比例为4.39,CIVC持股1.66,合计6.05,持股成本1820万美元,对应晶科能源控股的估值约3亿美元。

获得近6000万美元融资背后,是李仙德等人不得不签下对赌协议,背上上市的“金手铐”。比如,资方约定,晶科能源控股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格IPO。所谓合格IPO,即市值不低于7.5亿美元、融资额不低于1.5亿美元,否则,需以融资额1.5倍左右赎回股份,并支付利息。此外,如果晶科能源控股业绩没有达标,实际控制人也需要以股份进行补偿。对赌协议此后虽经过调整,结果仍是资方获得股份补偿。

然而,融资前后,晶科能源控股业绩大变脸。2008年,其营收为21.84亿元,增长207;净利润2.2亿元,增长189,净利润率在10以上。2009年,其营收下滑28,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1,至0.85亿元。这种情形下,晶科能源控股无论估值还是业绩,都难以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不过,这并不是晶科能源控股该背的锅。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光伏产业亦风云突变。

一方面,此前行业前景看好,导致热钱涌入,产能激增,保利协鑫、江西赛维LDK等国内多晶硅企业迅速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石油价格大跌,欧洲企业发现,使用石油比光伏更加便宜,此时尚以出口为主的国内光伏行业由此遭遇“双杀”。2009年,多晶硅价格从500美元/公斤一路狂跌到50美元/公斤,硅片价格则从高点的80美元/片剧降到2.4美元/片。

这一年,全行业进入调整期,昱辉阳光营收下滑24,亏损4.9亿元;无锡尚德营收下滑12;江西赛维LDK营收下滑33,且净亏损约16亿元。

晶科能源控股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李仙德等实控人也无奈向资方提供了股权补偿。晶科能源在科创板上市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